养老和保育,正是直接影响我国人口质量的两个重要环节
“一老一幼”,带动亿万户,关乎百姓福利。多次下乡,“一老一幼”民生话题,都是考察的重点。
担心:老有所养,幼有所长
夕阳无限好,人间再晚晴。“让所有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”,这是千家万户的“家务活”,也是党中央非常关心的民生课题。
老的是老的和人的老的,年幼的我年幼,并且人的年幼。“老年人老有所养,生活幸福,健康长寿”,“孩子们更好地成长”,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。
措施:完善以“一老一幼”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
家家小,人人老。无论是改善民生,还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,都要抓住重点和难点。
目前,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、少子化、长寿化趋势。养老和保育,正是直接影响我国人口质量的两个重要环节。
针对养老和养育子女的需要,明确提出了统一解决“一老一幼”问题、完善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专项部署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”、以“一老一小”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。
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,没有终点,只有持续的新起点。婴幼儿护理,解决老年智能技术运用困难,优化生育政策,发展银发经济……一个温暖的举措,使“老少皆宜”社会保障和服务安全网络越来越密,百姓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部署—许多工作由社区完成
“老少皆宜”的快乐,就在社区的一边。
小社区既有老年人的好地方,也有孩子课后寄存的好服务。
社区连接数千户家庭的“毛细血管”也起到了解决“一老一幼”问题的重要作用。
细看《十四五规划纲要》专门设置的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”一章,无论是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,还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,“普惠”、“社区”都是其中的高频词。
“一老一幼”是民心,一枝一叶总是事关情。“要让老百姓明白,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党始终在人民身边。”。一席话,蕴含着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真挚情怀。
总括:崔士鑫
写作:余嘉柔
策划:杜尚泽
校正:朱莉
发表评论